蠢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谁的思念(苏轼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时候在想念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3 13:18:0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人人传诵的佳句,其实是苏轼在山东密州任上,酒醉后,因为想念兄弟苏辙所作。题序为《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里的语句感人,用情真挚,感动了所有听过这首词的人。

苏轼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在被贬的路上,苏辙则是一生在不断“救”哥哥的路上。

我是兄长的头号大“粉丝”

苏家两兄弟的关系,要从前半生的二十多年讲起,两人一直是同吃同住,一起读书学习,一起参加科考,直到一起中举,相伴左右从未分开过。两人的关系甚为亲密,可以用亦师,亦友,亦兄来形容两人。从苏辙的《祭亡兄端明文》文中可见一斑“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而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意思就是"我们之间的手足情,毕其一生只有一个人,我是兄长的唯一,兄长是我的最爱。"

随后,公元1057年,兄弟二人一起随父亲离开眉山老家,到京城赴考,二人一举夺魁,同科榜中进士。进士试后,家中母亲病故,苏家父子匆匆赶回老家,为母亲办丧事,兄弟两人为母在家丁忧三年。三年过后,1061年,两人重返京城受官,但是因为朝廷封的官职太小,只封了个九品的闲职给两人,苏轼和苏辙两人决定拒受官职,重考制科。制科呢,是朝廷为了选拔人才不定期的开展的考试,难度要远甚于普通科考。为此,苏家两兄弟搬到了怀远驿,准备考试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在怀远驿那一年时光,是苏家两兄弟日后为数不多的相聚时光里的一段最珍贵的回忆。临近考试,苏辙感觉非常紧张,生了一场大病。幸得当时的宰相帮助禀明皇帝,将考期延后了二十天举行。

考试结束之后,两人一同中举。苏轼赴凤翔任职,苏辙则留任京城陪着父亲。自此后,两人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两人的联系只能通过书信。在赴任途中,苏轼写下了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由爪痕引起关于往事的鲜明记忆,在诗的最后还提醒弟弟来共享这记忆。为了践行各自的社会责任和人生理想,亲人分离,不能相聚,苏轼过年时在《次韵子由除日见寄》中慨叹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只是苏轼是人,不是神,也会有性格上的弱点,他的个性太过耿直,可能太过有才的人,个性就会特别鲜明,当时的他可以用年少轻狂来形容,他才华外露,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初到凤翔的他,和他的上级太守陈希亮(陈季常的父亲)关系不和,陈希亮对他非常严厉,苏轼呢又经常不给他面子,陈希亮过节的时候邀请同僚聚会,苏轼都不参加。陈希亮见状就罚苏轼,罚铜八斤。苏轼自小就是成长在表扬声中的人,哪见过这个,他心理上很难接受。不久,他就在给陈希亮修建的凌虚台撰文时,借机大发牢骚”你建的凌虚台,也会像之前在这里的那些宫殿建筑一样变成残垣断壁。建筑是这样,人也是这样,不要看有些人现在得意,以后终有一日也会有报应。”苏轼借文暗讽陈希亮,可没有想到陈希亮会把这篇文章刻在凌虚台的石碑上。

我为兄长,愿舍弃前程

就是因为这样耿直的性格,也给苏轼日后的仕途埋下了隐患。后来乌台诗案发,苏轼蒙冤下狱。为了“救”哥哥,弟弟苏辙冒死向当时的皇帝神宗上书《为兄轼下狱上书》,文中写道愿削去官职替兄赎罪。苏轼在狱中写下《狱中寄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一生都很依赖弟弟苏辙,几乎每到一个地方,所见所闻所感,都要写信和苏辙分享。苏辙在雷州做官,一年中写的29首诗,有25首都是为苏轼而作。后,苏轼被贬,生活窘迫,苏辙经常在经济上帮助他。苏轼去世后,苏辙还特地变卖一处房产,帮助苏轼的儿子们在自己附近安家。

苏轼和苏辙两个人的命运就像是一体的,他们肉体上,是单独的个体,在但在灵魂上互相牵挂的,心有灵犀的。

只是令人叹息的是,就是这样一对感情至深的兄弟,死前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公元1101年,66岁的苏轼在江苏常州辞世。公元1112年,74岁的苏辙在颍昌去世,逝前

还留下遗嘱,要求子孙在自己身故过后,将自己的遗骨下葬到眉山老家苏轼的墓旁。

两人一生四十多年宦海浮沉,岁月几经变化,兄弟间的情谊却历久弥新,如陈旧的佳酿一样,愈久愈醇。人世间,得兄如苏轼,得弟如苏辙,此生足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