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7 11:33:03
近年来,“人血馒头”成为舆论场域的常用语。
每当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大家都擅长于用“吃人血馒头”这句话来占领道德制高点,或者批判媒体。
那到底什么是人血馒头,怎么才算“吃人血馒头”?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于血液的崇拜在民间衍化出诸多禁忌与迷信。
古人相信,血液是生命活力的象征。以血补血会让人身健体壮、神聚气凝,这就是中国人以人血、禽血、畜血治病补身的信仰基础。于是,民间也逐渐广泛出现人血馒头治痨病的迷信之举。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血》中就记载着多个“人血”治病之方。
譬如医治“衄血不止”方:“用白纸一张,接衄血令满,于灯上烧灰,作一服新汲水下。毋用病人知。”
有的人治“肉干麸起”“饮人血以润之”。李时珍发问:“人血可胜刺乎?”治这些病的方子有许多,为什么非得选此方呢?
时珍骂曰:“始作方者,不仁甚矣,其无后乎?”(应该断子绝孙)那些“虐兵、残贼”亦有以酒饮人血,此乃天戮之民,必有报,不必责也。”(必遭报应)。
李时珍医书中载录的人血治病之方,不过是择其“不悖于理,收附于下”。由此可知,古时确实存在许多悖理违伦的以人血治病之方术。
鲁迅小说《药》中对于 “人血馒头 ”这一陋俗的书写,正是基于人类漫漫历史进程中对血液的迷信和崇拜。
这篇小说中的华小栓患有肺痨病,终日咳嗽不止。在刽子手康大叔的“指点”下,求取人血馒头以治病。
《药》中关于华老栓重金购买了革命者夏瑜鲜血的场景这样写到: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那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地往下滴。
随后华老栓将其蘸食馒头为儿子治疗肺痨,结果儿子仍然不治身亡。通读整篇小说,我们体会到更多的是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药》的表层故事讲述的是用人血馒头救治患有肺痨的华小栓失败的故事,深层故事却是革命者救治以华小栓等国民为代表的病体中国失败的故事。
因为,在小说《药》中的“医生”夏瑜被病人华小栓吃掉,而夏瑜则是救治旧中国的国家的革命者,某种意义上他是一名国家医生。
正是由于夏瑜的身份有一定的特殊性,才能更加体现出《药》表现的则是五四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和愚昧麻木的国民性的深沉忧思。
鲁迅通过小说《药》不断提醒现代社会的我们,对于国家命运的走向,不应该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而更应该通过不断理性地追问和反思,促进公共事务的有序开展。
但吃“人血馒头”的含义逐渐在社交媒体上发生了变化,很多人或许只从表面字义去理解它,误以为其表示的是一种“吃人血而饱腹”的残暴行为。
延伸到社交媒体语境中,则就变成为了经济效益(洗劫流量),而消费他人的残酷又贪婪的行为。
在国内社交媒体上,“人血馒头”在近几年的舆论骂战中早已扭曲了原意,并逐渐泛滥。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营销号们恶意炒作从中获利的行为,遭到社会大众的批评,并在社交媒体上逐渐开始出现误用吃“人血馒头”来指称其不正当的行为。
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对自媒体“咪蒙”的批判和自责。
咪蒙被指吃“人血馒头”主要是在与其团队《致贱人》、《致lowB等》几篇爆款文章,被指三观歪曲、“毒鸡汤”、“女权毒药”。
2019年1月29日,咪蒙团队旗下公号“才华有限青年”推出了一篇题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迅速火遍全网。
但不出一天,舆论反转,网上称其“造假杜撰、漏洞明显”,被网友斥责吃“人血馒头”。
这一事件也直接助推咪蒙“之死”。
二是,一些营销号在社交媒体语境中滥用“人血馒头”。
他们以煽动情绪、贩卖焦虑等来赚取利益;激烈抨击他人,恶意扰乱网络秩序。
他们把吃“人血馒头”理解为一种为了私利不折手段的“嗜血”行为,并以一种“贼喊捉贼”的方式,将这“嗜血”行为扣在他人的头上而赚取大量流量。
例如,2016年轰动网络的“江歌案”,至今已过去大约六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凶手陈世峰早已被判决,但是江歌妈妈与刘鑫之前的恩怨仍未完全了结。
两人的个人纠纷以及持久的骂战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其中不免有一些营销号趁机引战,推波助澜以谋私利。
在2019年的清明节,刘鑫在大号置顶的一条微博:又是清明了,祝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10分钟后,她点赞了“@冷眼萌叔”的微博,内容是“阿姨,血馄饨好吃吗?”随后,刘鑫还将原话私信江歌母亲。
可以说,“血馄饨”成为刘鑫和一些营销号攻讦江歌母亲的“关键词”,引发众多围观群众,迅速炒热了话题。
此后,在关于“江歌案”持久骂战中,网友们纷纷各自站队介入其中,而吃“人血馒头”成为他们互相攻讦的常用语。
总之,在社交媒体上“人血馒头”早已经不是鲁迅先生笔下的意思,其主要指恶意消费他人而从中获利。
而且,吃“人血馒头”在社交媒体的使用语境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公众在社交媒体上用吃“人血馒头”批判无良媒体机构,试图纠偏网络不良风气,还有一方面是营销号反过来故意用吃“人血馒头”来消费和攻击他人,夸大或扭曲事实,搅乱网络秩序。
可能不少朋友还有印象,2022年3月21日下午,东航MU5735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坠毁。
在事件发生一天之内,《每日人物》出了一篇采访受难者家属的报道《MU5735航班的人们》(《人物》随后转载该文),被诟病“侵扰悲痛”;该媒体被一些网友骂这是在“吃人血馒头”。
之所以遭到网友的指责和漫骂,主要是大家认为此次报道发出的时间过于迅速,文章内容较煽情,且没有什么信息增量;为流量消费受难者及其家属,引发“不适”。
此次事件也直接导致公众在社交媒体语境中,引发媒体灾难报道是否在“吃人血馒头”等讨论。
2019年埃航坠机事件发生后,新京报有一篇题为《为何受难者故事值得讲述》的评论文章中指出:
媒体可以报道受害者的故事吗?......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任何新闻规范会要求“不得报道受害故事”。
所以,除非特定情景,受难者的故事通常是允许被报道的。
试想一下,如果说在重大灾难新闻中,几乎全是领导高度重视并有效指挥、灾难现场正积极开展救援、人民群众情绪稳定,且只公布伤亡情况和一些冰冷的数据。
这是否又会遭到网友的批评和指责。
如果东航事件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去报道灾难背后活生生的个体,而只是通过一些官方话术提供信息增量。
我们是否又会失望地认为“媒体已死”,甚至痛恨媒体连“人血馒头”都不吃了。
资深媒体人李思磬针对媒体因灾难报道被骂,以自己的媒体经验分析到:
今天这些“人血馒头”论者也许并不知道,在市场化报纸兴盛的年代(距离今天也不过十年),很多媒体都有讣告栏目。
许多逝者的家属打电话给报社,希望写一写自己天人永隔的亲人,即便她们并不是公众人物。
这是新闻的社会服务,也是媒体与社区的连结方式。
所以,媒体灾难报道,重点不在吃“人血馒头”,而在于如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在舆论场域中,“公共理性交往”逐渐让位于情绪认同,“人血馒头”成为近几年的骂战中互相攻讦的常用语。
但不少网友在说“人血馒头”的时,其不仅脱离了其原意,或许还认为原意究竟什么也并不重要。
大家只是更倾向于用一个看起来很“吓人”的词语,以抨击对方、表达情绪。